在人生的旅途中,許多人都需要前行者代為指引方向,台灣基督東正教會執行長于涓也不例外,然而,在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教會的歷程中,她卻花了比別人都更多的時間,直到遇上了台灣基督東正教的李亮神父。于涓說,在這個堅持傳統的古老教派中,我們可以追尋最原始的教義,並以正確的方式崇拜神。
李亮神父對教義的堅持有多麼龜毛,于涓說,她可以舉一個小小的例子讓大家清楚。由於,李亮神父是獨自一人從希臘前來台灣傳教,初到台灣之際,不要說教眾,就連教會在哪邊也不知道。因此,當年神父是暫時依附其他教會之下傳教,也就是在那個時候,于涓遇上了神父。
一次在教會搭電梯的過程中,于涓看到這個東正教神父,手抱著一大疊查經班講義正要上樓,對查經也頗有興趣的她便開口向神父要了一張,在搭電梯的過程中,兩人也就經文上的解釋做討論,氣氛也算融洽。沒想到,一出電梯,神父就很緊張地把傳單給搶了回去。這讓于涓相當不解,直到後來,她才知道傳單上有一句經文排版錯誤,而李亮神父完全不想讓錯誤的經文在外流傳,才會堅持要把傳單回收。
之後,當東正教上了軌道,準備從北投搬到新店時,于涓開口向神父告別。神父很驚訝地問,難道你以後就不來了嗎?于涓說,太遠了,不方便。神父便問到,妳是如何挑選教會的呢?于涓不假思索地回答:當然是選擇離家不遠,教會建築美麗,兄弟姊妹聖潔,牧師、神父親切的教會阿!一般人不是都這樣挑選教會的嗎?沒想到,李亮神父卻嚴厲地說,這些都不是挑選教會的標準。
于涓回憶,當時李亮神父解釋,在原始的經典中對教會的定義並不是建築物,而是「幾個人聚集在一起,以正確的方式來崇拜神」,只要有一個這樣的場合,那裡就是教會。至於,建築形式、兄弟姊妹、牧師、神父是否美觀、聖潔、親切都不會是教會選擇的標準,真正的教會必須具備的就是對「真理的正確認知」。也就是這一番話,讓于涓從苦尋不到適合自己教會的困境中解脫。至於,她真正受洗,遠赴希臘修習聖像畫,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留言列表